发脾气:弱者被逼到墙角后的自残性武器

首页 > 读书

发脾气:弱者被逼到墙角后的自残性武器

来源:匿名 发布时间:2021-09-29 14:25

发脾气:弱者被逼到墙角后的自残性武器

       弱者有发脾气的权利吗?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涉及到弱者的界定及甄别、发脾气的程度、权利的含义及归属等等。那么,相比较而言,强者与弱者谁更有发脾气的权利呢?一般理解,不论强者还是弱者,发脾气的行为表现都要承受一定的不确定性后果,但强者面对发脾气后的不确定性后果而具有更多的策略选择、更广的规避空间、更高的优势应用。所以,强者的防御性和进攻性优势为其发脾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那么弱者应该怎么办呢?难道只有理性评估后的策略性忍让吗?更进一步猜测,是不是强者的理性行为程度与弱者的忍让程度能够代表一个共同体中的弹性空间或者在比较大的程度上是这样一个代表呢。詹姆斯·C.斯科特在2011年出版的《弱者的武器》表达了马拉西亚农民利用心照不宣的理解和非正式的网络,以低姿态的反抗技术进行自卫性的消耗战,用坚定强韧的努力对抗无法抗拒的不平等,以避免公开反抗的集体风险。结合我国的农民斗争历史来看,作为弱者的农民,不仅具有消极抵抗的策略,也有被逼无奈的积极反抗策略。发脾气作为人的正常情绪表达需要,一旦被制度或人为的长期压抑,其行为的烈度、强度将愈加向不可控方向发展。虽然发脾气的代价有时是强者和弱者都不可承受的,但弱者并非毫无理性的乱发脾气,更多的情况是被逼无路的情绪爆发与宣泄,从后果来看更像是弱者以一种打破规则的自我毁灭式行为表达以反抗生活世界的不平。下面我们主要从弱者发脾气的原因分析、发脾气是弱者的武器吗、疏通弱者发脾气的路径选择来进行探讨。

       一、弱者发脾气的原因分析

       弱者为什么发脾气?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换做“人为什么发脾气”,因为发脾气既不是弱者的特别行为,又不是强者的独有权利。那么,提出弱者发脾气的原因分析,主要是考虑到弱者发脾气所承担的代价和成本巨大,为什么还要冒着恶化自身处境的风险而置理性于不顾地发脾气呢?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发脾气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对压力、挫折等不利情境所做出的行为表现,常见于儿童阶段。一些研究者发现,发脾气、发泄负面情绪,是保持长期健康的关键。所以,弱者发脾气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维护个体身心稳定的一种生存策略。例如近日因网传“某学校教师谩骂学生”视频事件,备受社会关注而触动无数人敏感的神经,网民基本一边倒的对涉事的老师骂声一片。毫无疑问,涉事老师的发脾气行为不仅有违职业要求,更是不符合社会对个人品德规范的表现。但是,为什么她作为“代课教师”依然向自己的学生发脾气呢?难道仅仅只是一束花吗?在没有深入了解前,板子还是不出意外地迅速打了下来:通报显示,涉事教师王某某留党察看二年、撤销教师资格、降低岗位等级(薪级工资由25级降至1级)、调离教育系统,小学领导班子成员3人免职处理,朔城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政务警告处分、朔城区教育局局长诫勉谈话,朔城区教育局党组作出深刻检查,在全区教育系统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整顿,深刻反思,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面临这样的公共事件,可以说出手果断、力道强劲、干脆利索。但在义务教育阶段深层次的代课教师、校外补习班、教师收入等问题,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引起重视。弱者发脾气,一方面是自身需要,另一方面是环境刺激,尤其是弱者被逼进墙角、再无退路的情况下,弱可能将以不计后果的方式来发脾气。当然,不同的弱者对退无可退的墙角可能存在着不一样的认知,对来自环境的刺激的行为反应也存在差异,但弱者一旦发脾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表达出底线、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所以,弱者表达出的发脾气行为,并非不明智的,而大多是权衡利弊后的无奈选择,以彰显对自身核心利益的守护。弱者在退无可退时常要面临“在沉默中爆发”与“在沉默中灭亡”的两难选择,因为悲观地看结果可能都一样,即在沉默中爆发后灭亡或者在沉默中灭亡,而乐观地看或有一线转机。因此,在弱者眼里,发脾气是一种奢侈的非理性行为,不到万不得已,一般是不能对外发脾气。

       二、发脾气是弱者的武器吗?

       武器是什么?武器泛指斗争工具,一般是直接用于杀伤和破坏的作战器械和装置,主要用于进攻、威慑和防御。弱者有武器吗?根据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原则,弱者面临生存空间被挤压的反抗是一种必然。但弱者凭靠什么来反抗呢?毕竟可用的资源相对少的多。发脾气会不会造成伤害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论发脾气的主体是强者或者弱者,都回产生一定的伤害,但这种伤害更多的反应在弱者身上,就像回旋镖效应(boomerang effect)一样,个体所作所为的结果反而使其受到损害,而弱者发脾气的行为导致与目标更加偏离,所造成的的回旋伤害可能更大。形势不利的弱者,所采用的常见策略一是忍让后退策略,只要能活下去,就可以逐步后退,但这种后退忍让并非 是无偿的,毕竟忍让后退要付出心理的和现实的利益代价,按照代价有偿的原则,弱者必然是要为所付出的损失找回平衡的,这个过程可能是自我问责的精神损失法,或者选择性遗忘的精神麻醉法,或者外向解释合理化的精神胜利法。二是隐蔽斗争策略,面对相对劣势的处境,弱者可能通过违约犯法、打破规则的方式来争取生存空间,但表面上与强者保持一种相安无事的状态。三是直接斗争策略,直接将矛盾公开化,通过激烈的冲突交锋来捍卫核心生存利益。不得不提的是,鉴于弱者的个性、认知、环境等差异,弱者的斗争对象可能是强者、也可能是更弱者,发脾气的对象也一样。如果说发脾气是一种武器,那么可以理解弱者发脾气,更多的是满足自我情绪表达的需要,而对强者而言却没有忍让的必要性,这种武器的使用结果更大可能性上是对弱者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武器主要是对外的使用,而发脾气更多的是对内的伤害,或者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更加不利的结果,除非发脾气的弱者以一种完全丧失理性的方式发脾气,虽然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但在事实上也存在。所以,一般而言,与其说发脾气是弱者的武器,倒不如说发脾气是强者对弱者的优势体现,或者说弱者发脾气的环境受到更多的限制。

       三、疏通弱者发脾气的路径选择

       发脾气既是个人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一种选择。不论强弱,都有必要疏通个人发脾气的路径,为个人不良情绪表达提供支持。而这里从疏通弱者发脾气的路径来展开讨论,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强者基于理性、利益和自身所处的强者环境而倾向于选择避免失态的发脾气行为;二是强者的发脾气行为更多的倾向于弱者(因为对同等甚至更强者发脾气是不明智的),弱者在多数情况下可以说是失去理性的强者的撒气筒而选择忍耐;三是发脾气作为弱者的情绪、利益等表达方式,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形成共同体的结构性危机,所以有“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天子之怒与“免冠徒跣,以头抢地”或“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布衣之怒。人们努力在理性指导下更加需要规范个人发脾气的行为,以免陷入不利境地,但忍无可忍时的爆发说明发脾气就像雨季防洪一样,通过有意识的控制疏导,以达到调节情绪和行为的目的,避免情况恶化甚至走向极端。有的人认为强者发脾气多是权力的展示,而弱者发脾气更多的是基于利益的侵蚀。站在社会工作的角度看,强者和弱者都作为人而存在、值得尊重,照顾弱者是维护更大范围的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一人向隅,满座皆悲”。人们普遍存在的同理心作用下,更是选择疏通弱者发脾气路径的一个考虑。首选,弱者发脾气是一种权利,需尊重视弱者基于情绪、利益的行为表达。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对发脾气权利的认识,以便开展相关情绪管理、情绪辅导、压力缓解等服务,以便缓解弱者浅层次的问题。其次是将弱者发脾气的表现置于环境中考量。观照弱者发脾气的经济的、家庭的、生理的、精神的等原因,把弱者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及关键点找出来,开展相应的专业服务介入。需要注意的是,人发脾气不一定都是问题,社会工作要甄别的弱者的发脾气是否涉及生存发展权利的侵害、弱者的生存环境是否恶化、弱者的发脾气的根源所在等。

 

上一篇:沉得住气,是... 下一篇:关于中庸 究...
猜你喜欢
热门阅读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