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清朝最后的大决战,皇太极差点急死,一人投降改变了历史

首页 > 历史

明朝清朝最后的大决战,皇太极差点急死,一人投降改变了历史

来源:体育早八点 发布时间:2022-05-26 14:30

  【导读】明朝和满清曾有过数次战略决战,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场战役是两个政权最后的一场战略决战——松锦战役。松锦之战是爆发于公元1640年的战役,这一战满清一方投入了全部的八旗精锐,而明朝也投入了包括“九边精锐”在内的全部国防精华。这场战役可以说决定了两个王朝的最终命运,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场战役,以及战役幕后的一些故事。

  1640年,皇太极为了扫清明朝在辽东锦州等地设立的军事要塞,为以后入关清除障碍,因此发动八旗军主力,围困明朝军事重镇锦州。锦州守将祖大寿向当时的明朝在辽东地区的总督洪承畴求救,崇祯皇帝为了解锦州之围,于是调集“九边精锐”交付洪承畴,命他出山海关救援锦州。

  九边,是明朝设置在北方的九个军事区,囊括了当时明朝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九边精锐,可以说是当时明朝最后的军事支柱。当时八旗军围困锦州日久,祖大寿眼看守不住。洪承畴率领十三万精锐明军出关救援,与八旗军初一交战,大获全胜。但是,洪承畴担心满清骑兵机动力强,如果行动太过急躁会被皇太子钻空子,因此他打算步步为营,从宁远缓缓向锦州攻击前进。

  但是,远在北京的崇祯皇帝却以军需不足为由,命令洪承畴火速进军。在皇帝、监军和同僚的催促下,洪承畴无奈,只得率领明军主力全力进攻。明军激战八旗军,八旗军几乎崩溃。皇太极当时有病在身,他患有严重的鼻出血,但当他听说松锦前线战败的消息,立刻心急如焚,昼夜兼程500里狂奔到前线。皇太极火速制定对策,他发现明军倾巢出动,后方空虚,因此暗中派遣精锐骑兵抄袭了明军囤积在塔山的粮草,导致明军军需匮乏,陷入被动。

  洪承畴此刻已经进退失据,无奈之下只得命令部队突围。夜色中,十几万明军为了逃命乱作一团,混战中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当时洪承畴手下有八名总兵官,除了吴三桂等人逃入杏山侥幸活命,其余大多跟随洪承畴被困,无路可逃,只得退入松山城。最后,在八旗军的猛攻下,松山城内部明将投降,松山失守,洪承畴随后不久也投降满清。

  松锦战役明军被杀五万多人,死尸连绵上百里,投海而死者不计其数,史书称“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意思就是,明朝精锐国防军一战全灭,国家储备多年的军需也损失殆尽,明朝最后的元气被耗干了。松锦战役后,明朝主力几乎全灭,间接导致李自成在内地所向披靡,终于灭亡明朝。洪承畴投降满清后,为满清政权正规化立下大功,成为满清建国初年的大功臣。而松锦战役的幸存者吴三桂,最后成了满清入关南下的急先锋。

  松锦之战是明清两国交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战役,双方几乎倾尽所有,拿出了最大的筹码,赌上了国运来求取胜利。明军失败后,在辽东除了吴三桂的三万关宁铁骑外 ,几无可用之兵。九边重镇上也只剩下一些老幼残弱,边境防线形同虚设。明朝再也拿不出像样的军队来剿灭李自成,反而使其越做越大,最终成了明王朝的掘墓人!

  延伸阅读:松锦之战后,明朝精锐覆灭,皇太极为何没有趁机入主中原?

  1641年六月,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十三万大军驰援锦州,揭开了松锦大战的序幕。经过数个月的激战,到1642年四月,这场战争以明朝的惨败而结束。经此一战,明朝的国力严重受损,“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可是,清太宗皇太极却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率兵杀入关内,一举夺取天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一,松锦之战,实力受损。这场松锦之战是明朝、清朝之间规模最大的决战,双方都投入了十几万大军。明朝的十三万大军是明朝最精锐的边防部队,所以清军虽然最终取胜,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为了对付这支强大的明军,皇太极不顾疾病,亲临前线指挥,与此同时还发布“总动员令”,投入了几乎所有能动员的兵力。

  第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明朝虽然在松锦之战中遭到惨败,但毕竟地大物博,所以家底比较厚实。崇祯帝迅速抽调兵马,在关内、关外设置了四个总督、六个巡抚、八个总兵,到1642年年底已经集结了三十九万五千人。虽然这些军队都是临时抽调的,战斗不强,但毕竟占据着数量的优势,清军攻破山海关并非易事。

  第三,爱妃病死,重病缠身。松锦大战期间,皇太极得到噩耗,他最喜欢的宸妃病重,他急忙返回沈阳,但还是晚到了一步。皇太极非常悲痛,痛哭流涕,一度昏迷了过去。皇太极的身体本来就不好,鼻子经常流血不止,再加上宸妃之死,对他的打击很大。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身体状况会影响未来的事业,“山峻则崩,木高则折,年富则衰,此乃天特贻朕以忧也”。

  第四,联合义军,渔翁得利。1642年十月,皇太极派阿巴泰领兵十万入关,此行的目的不是灭亡明朝,而是深入內地,劫掠人口、物资,来削弱明朝的国力,同时,皇太极也意识到了明朝国内的起义军,他一再叮嘱阿巴泰,如果遇到义军一定要好言抚慰,与他们交好,来共同对付明朝。实际上,皇太极是想坐收渔翁之利。

  第五,灭明策略,如砍大树。早在1629年,皇太极亲率十余万大军直抵北京城下,在永定门之战中,一举歼灭了四万明军。当时,诸将纷纷主动请战,要攻打明朝的都城北京,可是皇太极却拒绝了。因为在皇太极看来,明朝犹如参天大树,想要速亡明朝并不现实。为此,皇太极提出了著名的“砍大树”策略。“取燕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扑”。此后,皇太极接二连三派军队入关劫掠,目的不是灭掉明朝,而是通过劫掠,来削弱明朝。比如说1636年。阿济格领兵入关,“五十六战皆捷,俘人畜十余万”; 1639年,多尔衮入关,俘获人畜46万、白银97万两。1642年,阿巴泰入关,俘虏人畜36万、白银225万两。

上一篇:朱棣派郑和下... 下一篇:一个原因,让...
猜你喜欢
热门阅读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