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阻拦春耕后续:通报已出,纪云浩被免职,开鲁官媒评论区炸锅

首页 > 热点

干部阻拦春耕后续:通报已出,纪云浩被免职,开鲁官媒评论区炸锅

来源:喵仔爱读史 发布时间:2024-04-25 09:56

  【导读】近来,内蒙古开鲁县的农田纠纷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众多网友对此表示关切,期待问题能妥善解决。据《中国农业发展纪实》的报道,早在2004年,几个村民在双胜村联手承包了5000余亩闲置土地,这片土地曾是无人问津的荒地。

  这几位村民敢于挑战,共同出资承包,期限长达30年,直至2034年合同到期。他们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耗时多年,将其中4000多亩难以耕作的土地改造为可灌溉的良田,种植上了玉米。2022年,他们的辛勤努力收获了丰收,遂决定一次性支付所有的承包费用。

  然而,到了2023年,村方要求他们额外支付因土地性质转变(由荒地变为水浇地)而产生的4000多亩地的承包费,每亩定价200元,总计金额超过百万元。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农户们感到难以承受。首先,他们声称大部分资金已用于购买种子、肥料和农业设备,无余力承担额外费用。其次,他们坚持认为30年的合同具有约束力,应按照协议行事。这场争议的核心焦点在于是否应遵循原有的合同条款和土地性质变化后的合理费用处理。

  面对农户们的抵触情绪,村干部采取强硬手段,声称上级指示必须征收所谓的"增补承包费",并直接干预耕作活动。一位村委会副主任公开挑衅法律权威,声称即使110到场也无法改变其立场。村支书则无视契约精神,坚持无论农户是否同意,都必须履行解约协议。

  事件的核心人物——镇D委副书记兼政法委员纪云浩,亲自下地阻止农户种植,并动用执法力量扣押农机设备。当农户试图在村委会寻求公正解决时,他们却以不了解法律为由拒绝回应,这无疑加深了矛盾。

  这一事件迅速发酵,成为中国三农的关注焦点,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他们批评当地乡镇缺乏契约精神,并质疑这种收费背后的动机,怀疑是因土地可能带来的收益而滋生的贪婪心理。

  中国三农的记者对此事进行了深度调查,特别采访了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的理事、法学博士何文杰。何博士强调,这些土地之所以转变为水浇地,完全是由于承包者辛勤劳动和优化管理的结果,而非政策或自然条件的突然变化。这一观点为事件的法律性质提供了重要见解。

  在面对荒地改造议题时,何文杰明确指出,尽管村委会在合同中有义务预见可能的变化,但若未能料及,其应承担相应的商业风险。这一事件的发酵促使开鲁县官方在4月22日首次发布针对此事的公告,强调了对该事态的严肃对待,并宣布成立了专门调查小组,承诺尽快公开调查结果。

  经过一天深入调查后,开鲁县于4月23日晚间发布了第二份通报,揭示了调查结果。纪云浩因表现出恶劣的态度、粗鲁的言辞以及严重的处理不当,被免除职务,而双胜村的村支书和副主任则被给予了内部警告,这引发了公众对处罚力度的质疑。

  通报还详细解释了“增补承包费”问题,这是开鲁县推进耕地高效利用试点中的一个措施,涉及到村集体对新开发土地收取有偿使用权费用。至于“阻拦不让种地”的争议,通报揭示了部分大农田主因不愿缴费而引发其他已缴费农户的攀比心理,进而导致抵制翻耕行为。官方表示,通过县、镇、村三级的调解,村民们已决定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以求问题解决。

  然而,这份通报并未完全满足公众的期待,许多网友对此表示不满。

  有人质疑,由于试行政策,之前签订的合约是否可以被视为无效?即便无效,难道不应该提供补偿而非要求补缴费用吗?针对农户间流传的争议,一些网友毫不含糊地指出,从中国三农公开的视频中,清晰可见乡镇官员进入农田干预,甚至有村委副主任威胁动员200人阻止未缴费农户耕种。

  网友们强烈反对开鲁县自行调查此类事件,主张应由更高层级的调查机构介入处理。这导致开鲁县官方媒体平台的评论区陷入热议和讨论。事件的热度依然持续攀升,公众对此事的看法众说纷纭。

  目前,这一事件仍在持续引发公众关注。

上一篇:男子照顾孤寡... 下一篇:88年女子升级...
猜你喜欢
热门阅读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