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愚公”为妻凿石造桥,5年拉回2万多块石头,锤子都小了一半

首页 > 奇闻

河北“愚公”为妻凿石造桥,5年拉回2万多块石头,锤子都小了一半

来源:泼茶说历史 发布时间:2024-03-27 11:11

  【导读】河北出现了一位当代愚公,不惜用5年的时间,几乎挖空一座山修桥。期间没有用任何现代工具,用推车将2万多块的石头一点点的运了回来。在桥建成之后,用的锤子都小了一半。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愚公坚持下来的?

  1

  石家庄郊外的丝坡村,是一个典型的山村,村里的房屋依山而建,街道由石头铺就,处处透着当地的乡土气息。村中一条宽20多米的河沟横亘其中,将村庄一分为二,成为村民们出行的巨大阻碍。

  村民们早有兴建一座桥的想法,但考虑到费用问题,一直未能实施。直到有一天,村民发现,赵振书在运石头往河沟方向,这究竟是要做什么呢?村民们猜测这可能是村里谁要建桥,但又担心他勤劳过度,终究难以成事。

  可是赵振书并没有放弃,他想着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赵振书生于1961年,是村里一个普通农民,突然有一天,赵振书产生了建一座连接村外的桥梁的想法。

  起初,村民们认为这纯属痴心妄想,一个普通村民,怎么可能独力修桥呢?更何况,这需要政府批准和资金支持。但是,赵振书似乎对外界的质疑充耳不闻,自2003年起,他就开始了这项看似不可能的壮举。

  白天,他会在村后山凿石头,用手推车运到河沟旁;晚上,他会琢磨桥的设计结构,他的妻子晏爱为也全程陪伴参与,帮他生火烧水,推运石头。五年过去,终于,一座长20米,宽4米,高6米的石拱桥奇迹般地矗立在丝坡村口。

  这五年时间里,赵振书用掉两万多块石头,挖出了半亩山,用完了6根2米长的六棱钢。他只有一个破旧的手推车,一把借来的锤子,还有几根截断的钢筋做成的钢钎,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他仅靠双手完成了这项壮举。

  然而,这座桥的出现也让丝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村民们每天都要在泥泞的河沟边跋涉,往返辛勤劳作。

  现在有了桥,出行时间缩短了一大半,更让人欣喜的是,孩子们可以骑车上学,村民可以开车拉运农产品。丝坡村仿佛一夜之间从封闭变成了开放。

  村民们后来才知道,赵振书纯粹是为了妻子才建这个桥的。

  2

  八十年代,赵振书退伍回到家乡,开始了新的生活,刚开始,他和妻子晏爱为的日子并不宽裕。赵振书只能外出打工谋生,晏爱为则独自在家带孩子、种地,虽然生活拮据,但这对夫妻没有怨言,因为他们深知只要自己努力,生活就会变好。

  晏爱为性格活泼大方,做事雷厉风行,她善于运用自己的技能,到处帮人嫁接果树来赚取外快。赵振书则是个性格内敛的人,不太善表达,但对家人的爱全化作了行动,他会想方设法给孩子们置办新的衣物,自己的衣服打着补丁也毫不在意。

  艰苦岁月里,晏爱为經常计算家中的开支,为孩子们着想。她经常对孩子们说:“现在日子难,你们要懂事,将来好日子来了,妈妈再补偿你们。”

  赵振书也鼓励孩子要忍耐努力,他说:“只要我们一家人团结努力,总有一天会活得体面。”九十年代中期,孩子渐渐长大,也开始分担家务,帮衬父母,赵振书的手艺也得到老板认可,加了工资。

  生活比从前宽裕了些,但赵振书和晏爱为仍然延续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2001年秋天,正是丰收的季节,一天,赵振书和晏爱为背着玉米从地里回家,想走近路过村口的小河沟。没想到晏爱为一脚踩空,掉进了沟里,还扭伤了脚踝,赵振书心疼之余,责怪自己没照顾好妻子,当即对她说:“我要在这里给你修一座桥,以后你就不用再跨沟了。”

  3

  起初,晏爱为并不当真,认为丈夫仅是一时心疼自己,然而接下来,她发现赵振书开始研究桥梁建造,深更半夜也不睡觉,晏爱为这才意识到,丈夫是认真要修桥的。

  面对晏爱为的劝阻,赵振书坚定地说:“这不仅是为你一个人修桥,也是为全村人着想,我已经想好办法,利用周末时间自己动手建,一定可以成功!”

  虽然担心丈夫太勉强,但看他信心满满,晏爱为也表示支持。就这样,2003年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赵振书启动了建桥计划,他在河岸找到两块大石头作为橋墩的基础,又四处运来石块堆砌。

  对此,村民们议论纷纷,有人来帮忙,更多人则嘲笑赵振书狂妄自大,晏爱为虽然也忐忑,但还是不离不弃,经常送饭送水给丈夫。

  在众人的质疑中,赵振书丝毫未被动摇,因为他确信只要自己认真努力,梦想就能实现,为此,他已经准备好献出每个周末的时间来建这座桥。

  一开始,赵振书毫无经验,只能凭借多年泥瓦匠的技能摸索,他在河岸两边垒起高大的桥墩,然后搭建木架,依靠木架布置石块的位置。等石块牢固就位,他再拆除木架,一座石拱桥就此成形。

  整个过程十分艰辛,大部分石块都需要从山上凿出,再用木推车运下来,赵振书仅有简陋的工具,每个环节都靠双手完成。也正因如此,他的进度非常缓慢,常在半途丧失信心,需要晏爱为的鼓励支持。就这样,在外人的嘲笑与夫妻两人的坚持中,一年过去了,桥墩已经垒好,桥身的雏形也初具规模。

  赵振书看到初步成果,热泪盈眶,兴奋地对妻子说:“我看到希望了,一定能修成这座桥!”

  然而接下来的过程更加艰难,运石头的车板已残破不堪,工具也坏损严重。

  赵振书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太过自负,担心半路离弃会成为村里的笑柄,这时,晏爱为成了他最坚强的后盾。

  在她的鼓励下,赵振书重新燃起斗志,终于,五年后的2008年,一座崭新的石拱桥横跨在沟上。

  两人喜极而泣,村民们也纷纷前来祝贺,当晚,晏爱为为丈夫做了香喷喷的饺子,庆祝梦想成真。

  4

  当第一辆载着丰收玉米的拖拉机驶过这座桥时,夫妻两人不禁泪流满面,因为这标志着他们勤劳和坚持的成功。

  然而,喜悦之余,两人又忐忑不安——这座靠他们双手建造的桥,是否真的安全可靠?如果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验证桥的质量,赵振书夫妇推着数百斤重的石块,在桥上反复试验。

  令两人欣喜的是,石桥屹立如初,稳固非常,就这样,“夫妻桥”正式投入使用,成为村民们出行的新路径。

  每次路过,赵振书都会不无自豪地抚摸桥上的石块,这都是他一点点心血结晶。

  接下来的日子,这座石桥经历了太多大风大浪——炎炎夏日的暴雨侵袭,冬天积雪的重压,都没有损毁它分毫。

  每逢天气恶劣,赵振书总要前去查看,生怕心血结晶就此毁于一旦。

  幸好,石桥屹立依旧,丝毫未受损伤,这让赵振书和妻子完全放心,他们欣慰地说:“这座桥是我们一辈子的心血,它会在那里护佑村民们,像守护我们的孩子一样。”

  其实,这座石桥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也改变了赵振书和晏爱为的命运,在桥建成后,县里派人来给桥加装了护栏,村里也给桥旁小巷取名“石桥胡同”,以资纪念。

  更让这对夫妇感动的是,村民自发为他们女儿的学费进行了捐款,因为赵振书一家过于勤俭,无力承担如此高昂的教育费用。

  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们的女儿顺利入学,并在学业上优异表现。

  可以说,这座石桥不仅架起了村民和田野的联结,也架起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它承载着这对普通夫妇对家人和邻里的深情,得到了百倍千倍的回报。

  如今,每当游客来到丝坡村,听闻这段感人的故事,都会由衷地感叹这对夫妻可敬的爱心和毅力。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

  它不是华美瑰丽,却源自内心最朴实的情感,它来源于劳动与汗水,造就了无数人的幸福,这座平凡而伟大的石桥,将流传和鼓舞后人,像传递爱的种子,遍洒人间。

上一篇:闹大了!南航... 下一篇:女子35岁仍挑...
猜你喜欢
热门阅读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