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为还赌债骗家长400余万,西安首例“从业禁止令”

首页 > 热点

小学班主任为还赌债骗家长400余万,西安首例“从业禁止令”

来源:蜀中行讲武堂 发布时间:2023-11-17 09:45

  【导读】近日,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对外披露了西安首例“从业禁止令”的消息。此次被惩治的对象是一所小学的男性班主任,其利用班主任身份对十余名家长实施诈骗,涉案金额高达400余万元。此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据了解,去年9月,西安市民陶先生带着孩子前往某中学报到,却被告知孩子不具有报名资格。陶先生对此感到困惑,因为他明明通过“关系”找到了这所学校的招生办负责人“文老师”。而这个“关系”,就是陶先生孩子的班主任鱼某。

  鱼某是西安某小学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35岁。他向陶先生介绍自己认识某中学的招生办负责人“文老师”,并承诺只要陶先生付钱,就能让孩子顺利入学。然而,学校开学半个多月过去了,陶先生的孩子仍然无法入学。

  直到案件侦破,陶先生才知道,所谓的“文老师”其实就是鱼某本人。经查,鱼某近年来沉迷赌博,欠下大量赌债。为了还债,他把目光转向了学生家长。利用自己的教师身份,鱼某谎称自己“有指标”,能帮孩子“上名校”,并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

  为了让家长信以为真,他甚至还伪造了聊天记录、录取通知书和报名短信等。自2020年10月起,共有10多名家长遭遇了与陶先生相同的骗局,被骗涉案金额共计400余万元。这些家长们对鱼某深信不疑,直到事情败露,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

  近期,该案在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宣判。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鱼某身为一名教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财,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最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鱼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又六个月,并处罚金八十万元。同时,禁止被告人鱼某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五年内从事与教育相关的职业。

  对于这一事件,社会的反应强烈。一方面,人们对于鱼某利用教师身份进行诈骗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认为其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和学生的权益。另一方面,人们对于法院的判决表示赞同,认为这是对犯罪分子的有力打击,也是对教育行业的有效保护。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教育的公平和公正。首先,家长们需要提高警惕,不应轻信所谓的“关系”和“门路”,避免因此而陷入诈骗的陷阱。其次,教师们更应当以身作则,坚守职业道德,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此次雁塔区人民法院对外披露的西安首例“从业禁止令”,也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对于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的人员,除了刑罚之外,还可以通过限制其从事相关职业的方式,来预防其再次犯罪。这种措施既是对犯罪分子的惩罚,也是对社会的保护。

  总的来说,此次事件虽然令人震惊,但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教育公平、公正的坚守和对于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期待在未来,我们的教育环境能够更加纯净,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补充:何为从业禁止令?

  公开资料显示,从业禁止令是一种法律措施,旨在防止某些犯罪分子或违规人员在特定行业或职业中继续活动,从而预防他们再次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违法行为。这种禁止令通常作为刑罚或行政处罚的一部分,以确保公众的安全和利益。

  从业禁止令的核心目的是通过限制犯罪分子的职业选择,降低他们再次犯罪的机会。例如,在教育领域,如果一名教师因利用职权对学生或家长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而被判刑,法院可以同时发出从业禁止令,禁止这名教师在刑罚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一定期限内从事与教育相关的职业。

  此外,从业禁止令也可以作为一种社会警示,提醒其他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不要利用自己的职业地位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从业禁止令的实施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之上,确保其合理、公正地执行。同时,对于受到从业禁止令处罚的人员,社会也应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并找到合法的职业出路。

上一篇:网传艺人为缅... 下一篇:62岁刘德华官...
猜你喜欢
热门阅读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