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是个凡人,为何敢斩龙王?看看他的真实身份是啥,比皇帝还高

首页 > 历史

魏征是个凡人,为何敢斩龙王?看看他的真实身份是啥,比皇帝还高

来源:郭静的互联网圈 发布时间:2023-11-17 09:34

  导读:四十七年前,同样在深夜里,那人为何独自抬目仰望长安城外的星汉?他心中所想又是什么?这些疑问,直到今日仍令人揣测不已。那是一个姓魏的官员,此后人们称他为魏征。而那一夜,竟成就了他斩杀龙王的传奇故事。然则,他真的拥有神仙般的力量吗?亦或,这仅是凡人之躯下的一场操蛇?魏征是个凡人,为何敢斩龙王?看看他的真实身份是啥,比皇帝还高

  一场赌约,引发的惨剧

  天机泄露,龙王大怒逐渐步入仲夏,难得一场细雨落在干涸的田野,土壤微微松动,农人们欣喜地盼着丰收的到来。然而,太阳一出,地面便再次结硬开裂,田间的庄稼枯萎,农人们心中的希望化作泡影。这已是大唐连续第三年遭遇酷暑干旱。望向泾河,只见河面干涸,河床裂开,昔日川流不息的泾河此刻竟成一条死河。“要是泾河龙王能赐我们降雨就好了。”村民们叹息道,“只怕龙王已经忘记我们这些弱小的凡人了。”

  然而他们不知的是,泾河龙王正被一场人间的赌约牵绊着心神。一个叫袁守城的算命先生,为了金钱向一个渔夫透露了泾河中金鲤鱼聚集的秘密钻钓点。这让龙王大为光火,立刻现身与袁守城打赌。

  袁守城面对龙王只能唯唯诺诺,心中却暗自后悔自己贪婪求财的行为。他知道龙王乃神灵,掌管着天地间的风调雨顺。自己作为一个卑微的凡人,怎能冒然泄露天机,还与龙王打赌呢?此举无异是自找死路。

  与此同时,龙王也陷入了两难的局面。他知道袁守城所说的内幕消息恐怕是真的,否则一个凡人又如何可能准确预知泾河中的鱼类分布?按理他应该服输认赌,但龙神的傲气又怎肯轻易认输给一个卑微的人类?

  魏征:受天命斩杀龙王

  在龙王与袁守城的赌约达成后,龙王立刻回到水晶宫,检查那本记载着天机的风雨簿。翻开风雨簿,龙王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上面清清楚楚记载着第二日泾河中的Fish情报,与袁守城所说的完全吻合!

  龙王咬牙切齿,在风雨簿上做了手脚,将城内的降雨量和城外的调换了位置。他想以此违背天命,赢取与袁守城的赌约。然而龙王的这番自作主张,终究逃不过玉皇大帝的法眼。“擅自改变天命,罪不容诛!”玉帝震怒,立时传示魏征前往斩杀泾河龙王。

  魏征于是领命出发。他本是天庭武曲星君的转世,这个任务对他的神通来说不算太难。然而中间却出现了变数——龙王与李世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唐帝实在不忍置其于死地,在龙王哀求下暗中答应为它求情。

  在命运的节点上,魏征面临抉择:是服从天命惩治龙王,抑或顺从君命保全龙王?他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大人,我明白您的难处。”小宦官班子悄悄来到魏征身边,“但天命不可违,请您三思。”

  魏征沉吟片刻,终是点了点头。他知道问题的根源在于,龙王不应擅改天命;而自己也不能违抗天命。于是,他决定通过一个妥协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斩龙之梦,惊动万民

  在天命来临之时,魏征主动请缨与唐帝对弈。两人坐于棋局之间,一局紧接着一局下着,心思却都不在棋局上。“该到时间了,魏大人还请赴任。”小宦官轻声提醒。

  魏征遂趴在棋桌上,进入了深度睡眠。这一睡,便是足足三天三夜。三天后,魏征终于醒转,神色恍惚,似乎还没从梦中完全回神。“大人这几日可安好?”众人小心翼翼地问。“多谢关心,我这一觉睡得极香,并在梦中斩杀了泾河龙王,完成了天命。”魏征摸着胡须说道。

  在场的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都被魏征的这番话惊得目瞪口呆。真的有人能在梦中斩杀龙王?这未免也太神奇了!“快取盆清水来。”李世民喝道。

  小宦官捧来一盆清水,郑重放在魏征面前。只见水中倒映出一条龙头,鲜血淋漓,面目全非。众人这才知道,魏征的梦境竟成了现实,龙王真的已经被斩杀!

  “天命昭昭,龙王已受戮。”李世民长叹一声,自己挽救龙王的计划落空,心中五味杂陈。这件轰动一时的大事件很快传遍整个长安城,民间对此议论纷纷。“没想到魏大人真有神通,连梦中都能斩杀龙王,这力量不得了啊!”村民李大爷摇头感叹。

  “我相信魏大人不是会乱用神通的人,他作出这个选择也是迫不得已。”魏征的老友袁守城表示,“龙王收到教训也是活该,不能怪魏大人。” 唐帝险丧性命,魏征再次施展神通

  龙王生前与唐帝有恩,没想到还被唐帝出卖害死,死后龙王怨气冲天。它的怨念化作鬼魂,每天溜进李世民的梦中大喊大叫,要与圣上理论这个结果。“还我命来!还我命来!”龙王怨魂在梦中发出恐怖的嘶吼。

  素来睡得安稳的唐帝这些日子睡眠全无,被龙王的鬼魂搅得心神恍惚,已然奄奄一息。“陛下!”魏征见状也大惊失色,心中默默自责,如果不是先前自己执意斩杀龙王,圣上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这时形势已经迫在眉睫,魏征整晚思索对策,终于在天亮前写好一封密信:“此信请交崔判官,定能保佑圣上还阳!”李世民已没了最后一口气,而魏征的密信也随他的魂魄一同进入了阴曹地府。

  阴曹地府中,崔判官展开密信,看到上面写道:“请勿追究圣上过错,赐其二十年阳寿,造福苍生。”崔判官明白魏征的苦衷,见唐帝在人间尚有大用,便在其注定寿限的“一”字上添画了两点,妥善地将其改为“三十三年”。

  经过魏征一番周折谋划,圣上终于又重返阳世,得以在人间多做贡献。李世民还阳后也认识到自己错付龙王,悔过自新,从此更加仁政爱民。

  魏征:心系百姓之人

  这一系列事件并没有显示魏征有什么神通,而更多反映了他那颗善良的心。面对两难抉择,他既顾全大义,又体恤人情,始终将百姓利益放在首位。“我们村里遭遇干旱,魏大人能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为我们百姓着想,他是真正为民请命的好官啊。”村民李大爷由衷赞叹。

  魏征的老友袁守城也评论道:“魏兄处事不惊不扰,始终怀揣一颗仁心。正是这颗善心,让他能化解各方矛盾,成就一番大业。”

  结语

  当年匆匆的一瞥星空,至今令人遐想;而那道注定要斩杀龙王的宿命,也终被凡人的善心感化。多少次,我们仰望苍穹,又想起了魏征;更多时,我们看见谦逊善良的人们,也会想起魏征。传说或许只是传说,然而那颗心,复苏在每一个为民请命的大恩大德之人身上。

上一篇: 7岁写出《咏... 下一篇:河南32岁女子...
猜你喜欢
热门阅读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