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告老还乡后,与当地县令相比,谁的权力更大?说了你可能不信

首页 > 历史

宰相告老还乡后,与当地县令相比,谁的权力更大?说了你可能不信

来源:怀二胎 发布时间:2023-03-28 09:02

  【导读】宰相在古代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生活上能享尽荣华富贵。拥有的权力仅仅次于皇帝,也是当时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而地方官通常都是一任三年,到了时间后,不论愿意与否,都必须要离开。在任内还要进行考试,根据考试情况来决定升迁或者降职。

  宰相跟普通官员相比,没有任期,意思是说只要他们愿意,也没有惹恼皇帝,可以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工作。一位臣子,若不是到了紧要关头的时候,断然不会跟皇帝提出告老还乡,这样做就等于失去了原来的权利和财富。

  那么,有人就好奇了,宰相一旦告老还乡,他的权利和当地县令相比,谁听谁的呢?答案说了你可能不信。我们都知道,县令是一个地方的父母官,在他管辖的范围内,当然是他的权力最大,又掌握了百姓的生杀大权,人人都要敬畏他。

  可跟回到家乡的宰相相比,恐怕情况又会变得不一样了。因为这两者之间的官职高低不同,决定了接触的人员也有所不同。宰相接触的都是朝廷内的有名官员,哪怕不联系,余威也还在。若哪个县令惹恼了他,只要对方一句话,给自己的学生门徒交代究竟是哪个县令得罪了自己,再给皇帝传话,那县令就可能会有牢狱之灾。

  在官场上,尔虞我诈都是常有的事情,县令被朝堂大官或者宰相诬陷的情节,相信大家也在电视剧中看过不少。而且,宰相身份并不低,皇帝一定会格外看重或者提拔他们的子孙。而地方县令能接触到的人,真的没有宰相这么多,不是顶头上司,要不然就是平民百姓。要说谁的权力大,那自然是宰相。

  有句话叫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县令在官场里生存,自然也知道宰相肯定不能得罪,哪怕是已经告老还乡,也拥有比自己要高的权力。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压力自然比古代社会要小很多。

  在不违法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可以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面对人生,有比较多的不同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当时人与人之间有着严格的阶级之分,有可能随时都会被判下杀头之罪,或者流放,那便等于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

  延伸阅读:“宰相”与“丞相”一样吗?其实不然,两者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

  丞相和宰相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差别很大。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而丞相则是宰相制度下产生的具体官职,但能够行使宰相权力的官员并非一定是丞相。也就是说丞相一定是宰相,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那么历朝历代能够行使相权的都是哪些人呢?

  宰相制起源于先秦时期。夏商时,地位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叫“巫史”,在那个年代人们信仰神怪占卜,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要听信于鬼神,那么负责祭祀占卜、观天文天象的巫史便十分重要,他们地位极高,权力极大。由于代表天意,所以巫史也时常会在君主处理政事时起到监督和建议的职责。西周时期公卿则承担起了辅佐君主的职责。

  公卿官爵制度主要由两大机构组成,即卿事寮和太史寮。卿事寮掌管王朝首都内的一些政事及四方诸侯的一些主要政务,太史寮掌管的是祭祀、图籍、时令等等一系列的事物。卿事寮的长官是太师,附属官员主要是司马、司徒和司工。太史寮的长官是太史,附属官员主要是后稷和农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相的名称就出现了,例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由于当时养士之风盛行,所以不少有知识的人被各国招聘为相。

  秦国商鞅变法以后,发展迅速,是战国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郡县制虽然能够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但也加重了君主的负担。于是秦国便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秦朝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正式官名为丞相,分设左右丞相,以左为上。

  汉承秦制,行使相权的依旧是丞相,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汉武帝时期,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启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让他们处理日常行政事物,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相权移交到了尚书台长官手中。汉成帝时期改革宰相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遂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分散相权。汉哀帝时期将丞相改为大司徒。东汉初年将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改为司徒、司空、太尉,但此时权归君主,协以内廷尚书,三公变成了虚职。直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才复置丞相。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不稳,权臣多如牛毛,能与皇帝共同议事、谋划的官员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等,这些官员都拥有一部分相权。隋朝统一天下后,改革官制,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和尚书省的尚书令都可称为宰相。唐承隋制,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唐初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仆射以及参议政事的中书舍人和门下侍郎为相。唐高宗之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尚书仆射才是宰相。而百官中加“参议政事”、“参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衔的也是宰相。

  宋太祖建国后不断加强皇权,分化、削弱相权,三省及六部长官则成为了闲职,实际权力被归到了“中书门下”这一机构,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后宋一朝经常改革宰相制,元丰时期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首相,以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为次相,南宋则以尚书左右仆射为相。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长官为中书令,一般由太子兼任,下设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中书令、左右丞相、参知政事皆是宰相,最多时达到了十几人。

  明朝建立之初仿照元朝设立中书省和左右丞相,但胡惟庸案后明太祖彻底废除了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不再设有丞相。可朱元璋受得了繁重的政务,他的子孙后代受不了,明成祖时便又设内阁大学士帮忙对书文进行协理,内阁的权力也逐渐增强,内阁首辅成为了事实上的宰相。清初沿用明制,依旧设立内阁。雍正帝时为了积极应对西北战事,便设立了军机处,并逐渐成为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大臣便相当于宰相。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国门大开,被迫融入了世界潮流,晚清实施新政便仿照日制设立内阁总理大臣,相当于宰相。为何宰相的官职名变化的如此频繁呢?其实宰相官职的变化伴随的就是政权的变化以及政治结构的变化,这是君权与相权互相制衡的必然结果。

上一篇:孔子的“遗产”... 下一篇:古代讲究三妻...
猜你喜欢
热门阅读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