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帮助朱棣顺利登基后,回家探亲时却发现自己已经众叛亲离

首页 > 历史

姚广孝帮助朱棣顺利登基后,回家探亲时却发现自己已经众叛亲离

来源:天天嘎嘎乐 发布时间:2023-02-07 09:50

  【导读】“王爷,我送您一顶白帽子。”朱棣听了这话吓得一身冷汗:“白”加“王”即为皇,他怎知我心思?大声呵斥:“休得胡说。”随后派人悄悄跟上姚广孝。

  姚广孝,14岁出家,法名道衍。后辅佐朱棣成就千秋霸业,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人。朱棣登基后,恢复他本姓,赐名广孝。1382年,马皇后病逝,姚广孝进宫诵经祈福。葬礼上,他见四皇子朱棣气宇不凡,文武双全,就悄悄对他说:“王爷,若让我随您一起回封地,就送您一顶白帽子戴。”

  朱棣听罢吓出一身冷汗:“白”加“王”不就是“皇”吗?这和尚怎知我心中所想?赶紧呵斥:“和尚休得胡说!”葬礼结束,他却悄悄把姚广孝带回了封地。回到封地,姚广孝白天在寺院诵经念佛,夜晚从角门偷偷进入王府。只要姚广孝一来,朱棣就屏退下人,与他彻夜密谈。

  1398年,建文帝初登基,就开始大力削藩。各藩王先后被贬为庶人,湘王更是因此丢了性命。朱棣本想装疯卖傻逃过一劫,谁知建文帝步步紧逼。朱棣急召姚广孝商议,姚广孝说:“起兵造反。”朱棣听罢色变,担心民意。姚广孝说:“您乃天命所归,何须管民心?”

  在姚广孝的劝说下,朱棣终于拿定主意,决定起兵造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起兵当日,誓师大会上,突然狂风四起,飞沙走石,把屋瓦也吹落。朱棣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士兵们也窃窃私语。姚广孝从容不迫地站出来,大声说:“自古飞龙在天,必有风雨相随。不把青瓦吹落,怎能换上真龙所用黄瓦?”这一席话,让将士们士气高涨。

  在“靖难之役”后期,朱棣的军队已显出劣势。关键时刻,姚广孝又献上妙计:轻骑挺进,直取南京。他自己则留守北平,替朱棣挡下大将李景隆10万大军对北平的包抄。果然,朱棣顺利夺得南京并称帝,建文帝下落不明,“靖难之役”胜局已定。

  朱棣深知,没有姚广孝,就没有自己的帝位。于是,一登大典,就对姚广孝加官晋爵,赏美女数人,府邸一座,并赐名姚广孝,希望他蓄发还俗。谁知,姚广孝竟一一拒绝,从此像变了一个人。白天一身官服上朝,一言不发。一下朝,就回到寺庙,穿起一身黑色僧衣,只管吃斋念佛。

  人们都很奇怪:为什么姚广孝历经艰辛,终于助朱棣成就伟业,却又过起吃斋念佛的日子?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永乐初年,姚广孝辅佐朱棣夺得帝王,立下汗马功劳。他决定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马上就要见到久别的亲人,姚广孝十分激动,快步上前扣响家门。

  哪知,姐姐一开门看到是他,微笑的脸色瞬变,转身“砰”一声把门关上。咦?姐姐一直很疼自己,每次回家,她都喜出望外。今天这是怎么了?姚广孝很奇怪,就去找昔日好友王宾。结果,这个往日与他好的恨不得穿一条裤子的朋友,竟然拒不相见,只是让下人带话:“和尚,你错了。”

  到底怎么回事呢?他再次来到姐姐家,这次姐姐开口就骂:“你个乱臣贼子,滥杀无辜,有辱家门,姚家没有你这样的子孙。”这下姚广孝终于明白了:在姐姐和朋友的心中,自己鼓动朱棣造反,帮他把建文帝赶下皇位,就是篡权夺位,是乱臣贼子所为。

  这次探亲给了姚广孝当头一棒,亲人辱骂,朋友不见,真是众叛亲离。吃了闭门羹,姚广孝很沮丧。回京路上,他都在反思:自己当初辅佐朱棣谋反,究竟是为了什么?记得那年,在嵩山上,擅长相面的袁珙,惊讶地拉住因无法实现抱负而郁闷的自己说:“三角眼凌厉狠辣,面似病虎,骨子里却生性嗜杀,和刘秉忠是同一类人。”

  这句话犹如醍醐灌顶,姚广孝瞬间明白:自己也可以像刘秉忠一样通过辅佐帝王,来实现人生抱负。而今,自己真的做到了,功名赫赫,富贵在天,但结果呢?在亲人朋友的眼中,姚广孝已经成了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与这样的人为友,他们不屑;有这样的亲人,他们觉得有辱门楣。

  仔细想来,为了抱负,发动战争,“靖难之役”四年,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究竟是对是错?回到京城,姚广孝就完全变了,自此,那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一去不复返,只留一个吃斋念佛的“黑衣宰相”。姚广孝这一生,从佛堂到朝堂,再到佛堂,堪称传奇。

  他为了施展抱负,辅佐朱棣登基,被人骂作乱臣贼子,落得个众叛亲离。然,作为一个现代人,抛却皇家思想的所谓“正统观”,我们不难发现,他有才华、有谋略,有胆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旷世奇才。

  若说有错,那就是,他对不起这场夺位之争中,因战乱而无辜丧命、流离失所的人民。但就像晚明思想家李贽说的,我们国家二百年来,“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姚广孝功不可没。

上一篇:60万人远征2... 下一篇:顺产的宝宝更...
猜你喜欢
热门阅读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