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新榜样|文昌发射场指挥员周承钰:调度30多位男同志开展测试工作,同事称她为“航天花木兰”

首页 > 科技

青春新榜样|文昌发射场指挥员周承钰:调度30多位男同志开展测试工作,同事称她为“航天花木兰”

来源:娱乐大起底 发布时间:2022-12-01 17:32

工作中的周承钰。文昌航天发射场供图

封面新闻记者 杨峰 海南文昌报道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入轨,完成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第12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包括发射场、测控通讯、着陆场、航天员、火箭、飞船等各大系统在内,超过10万名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了中国空间站从论证、立项、前期预备到在轨建造这一“ 一人飞天凝聚万人心血”的宏大系统工程。

周承钰,1996年出生,贵州土家族人,文昌航天发射场第一位女性指挥员。2020年9月,嫦娥五号发射任务中,曾以特别能吃苦的“95后”最年青指挥员的形象被大家所熟知。不少同事甚至表示,看她用纯熟的口令调度30多个男同志开展测试工作,“有种‘航天花木兰’的即视感”。

2021年、2022年中国空间站开始在轨建造以来,周承钰先后在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中担任连接器分系统指挥员,在天舟任务中担任操作手,均顺利完成任务,获得更多的成长。

2022年11月1日周承钰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摄影:杨峰

谈压力:

连接器系统是“命门”,“一不小心就会踩雷”

2022年11月1日,梦天实验舱发射后的第一天,封面新闻记者在文昌发射场见到周承钰时,她正在和同事一起爬上爬下拆卸分系统的构件。“每次发射后,我们分系统的连接器构件都要拆下来检验更换,电缆和供气管路也要检查,尽快让系统做好承接下一次任务的预备。”

周承钰的同事先容,担任指挥员以前,周承钰曾是文昌航天发射场动力系统换岗最为频繁的一个人,进入发射场前两年参加的4次测发任务中,因为任务需要,每次的定岗都不一样:一级连接器配气台、二级连接器配气台、后端工作站、动力箭上,每一次换岗她都快速学习把握了新的岗位知识,成功应对了挑战,并在嫦娥五号任务中首次担当了连接器指挥员。

聊起工作,周承钰非常顺口地讲出了一大堆的技术名词,看记者听得发懵,周承钰进一步解释道,其所指挥的连接器分系统类似于给汽车加油的加油枪,主要负责连通火箭的箭上接口和地面的加注管路,让推进剂加注到火箭内部,此外连接器系统也承担连接空调管路等工作。

文昌发射场工作人员表示,连接器系统是发射场两大系统——动力系统和加注系统的“纽带”和“命门”,具有工作原理复杂,设备分布广、协调接口多等特点,一不小心就会踩到“雷”,作为指挥员,承受的压力非常之大。“连接器脱落”这一步操纵,是火箭发射的最低前提。

作为连接器指挥,周承钰的紧张笼盖了每一次任务从开始到火箭发射前约3分钟连接器脱落的全过程。“每一次任务射前都很紧张,这是对系统两个多月来工作成功的大考。而且不能由于上次任务成功了,就确保这次一定可以成功,每次任务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周承钰说。

不是每一次任务都一帆风顺,周承钰记得,天和核心舱和长五B遥二火箭组合体即将转场前,连接器系统曾泛起一个小故障。“当时大家熬夜加到了凌晨3、4点,回去短短睡了两三个小时,又回来处置才把故障排除,把时间抢了回来,确保了顺利转场。”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问天实验舱都是零窗口发射,这对周承钰所在的分系统来说是更复杂的情况,“我们要排除所有的意外情况并制定预案,确保火箭能够准时发射出去。”

“当最后一个连接器脱落,我们跟火箭间的连接彻底解除,我们分系统的任务才算完成,这时可以松一口气了。”周承钰说。

2022年11月1日梦天实验舱发射后,文昌发射场正在执行撤场功课。摄影:杨峰

谈工作:

布满气流嘈杂声的测试间,一干就是60天

在等待周承钰安排梦天任务撤场工作过程中,封面新闻记者留意到,在场比她年长和年青的航天人,都对她以“大姐”相当。

对此,周承钰解释,“大姐”只是之前流传下来的一个外号,“似乎就是谁喊了我一句,然后就传开了。我们同事之间的关系都挺好的,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状态。”

周承钰的同事则表示,喊她“大姐”,除了大家喊习惯了,也是因为被她能吃苦的精神所感染。周承钰刚来文昌发射场的时候,大家看她娇小可爱,常常护着她。直到一次3公里测试,她以极强的耐力和速度超过一多半男同胞,大家对她刮目相看。工作中,她更是以能啃硬骨头著称。“大姐”的泛起,“完全颠覆了整个单位对女娃的刻板印象”。

周承钰来文昌发射场第一次参加的测发任务是长征五号遥三复飞任务,这是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经历失利之后的枢纽验证之战。

周承钰的同事记得,这次任务中,“大姐”被定岗在位于脐带塔15层的二级连接器配气台。通往15层的路,是倾角接近90°的180多级钢铁台阶,许多地方难以竖立行走,必需四肢举动并用才能爬上去,普通人单单跑这么一趟都得冒一身汗,“大姐”要一天往返四趟。

不足8平米的测试间,设置了两个配气台、4个转接盒以及上百根电缆和供气管路。工作期间,只能容纳3个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布满了高压气体活动的嘈杂声,更让人“抓狂”的是,这里没有空调。

周承钰在这里整整干了60天,从来没有埋怨过一次,更没有迟到过一次,成功把二级连接器配气台这个“边沿岗位”,打造成了“党员先锋岗”,并顺利完成了长征五号火箭的复飞之战。

“这个岗位就让我熟悉到,固然前端操作手只是一个小小岗位,但这个岗位的差错都会影响到任务的成败,对我们一线航天工作者而言,一定要确保自己手上的工作不犯错,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就是对航天事业做了贡献。”周承钰说。

谈梦想:

她被同事称为“航天花木兰”,却只愿做好一颗“快乐螺丝钉”

在文昌发射场工作4年,周承钰没有一次亲眼看过火箭点火升空。每次发射时,她不是在指挥大厅指挥;就是作为操作手完成射前操纵后,在厂房中待命,假如火箭发生危险,就要当即返回去抢修。

“火箭发射的声音、震惊我都能感触感染到,现场则只能通过转播视频来看。任务成功了,大家就会觉得一切付出仍是挺值得的。”周承钰说。

周承钰小时候觉得航天事业很神秘,很让人向往,但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加入其中。高考是她和航天结缘的开始,考入国防科技大学学习飞行系统与工程专业,毕业后到文昌航天发射场参加工作,一晃4年,周承钰最喜欢发射场“传、帮、带”的成长环境。

“2020年,我在当时的师傅张维星和一起工作的兄弟们的支持下,才顺利完成了指挥员的工作。我现在也不太成熟,但比当时仍是有不少上进。”周承钰说。

周承钰的同事表示,整个连接器系统,一共30多个操作手,“大姐”是团队里少有的女性,每次在测试过程中听到“大姐”用纯熟的口令调度30多个男同志开展工作,“都给人一种‘航天花木兰’的即视感”。

“学习使我快乐”是周承钰的网名,她在工作之余也以此为座右铭不断地学习新知,“航天系统有太多知识需要学习。”

周承钰说,“像我一样的一线的航天工作者们都是因为喜欢、热爱,投入了这个事业,在这个大系统了,大家做好一颗小螺丝钉,把自己手上的工作完成好,就是为航天事业做了贡献。”

对于当代新青年,周承钰以为,“年轻人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热爱的东西,这就是你坚持下去的动力。我们要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的事业结合在一起,用自己所学,回报祖国,从看到自己的付出对国家的发展的推动中收成成就、收成快乐。”

现在每次火箭发射的时候,周承钰都会把直播的链接发给亲人,“他们会守在手机或者电视机前,跟我一起等待火箭发射。”火箭发射之后,家人们会发来祝贺,“他们可能没法理解清晰我详细做了什么,但他们知道,我们为了成功的这一刻付出了许多艰辛。”

制图:姚海涛

工作中的周承钰。文昌航天发射场供图

封面新闻记者 杨峰 海南文昌报道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入轨,完成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第12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包括发射场、测控通讯、着陆场、航天员、火箭、飞船等各大系统在内,超过10万名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了中国空间站从论证、立项、前期预备到在轨建造这一“ 一人飞天凝聚万人心血”的宏大系统工程。

周承钰,1996年出生,贵州土家族人,文昌航天发射场第一位女性指挥员。2020年9月,嫦娥五号发射任务中,曾以特别能吃苦的“95后”最年青指挥员的形象被大家所熟知。不少同事甚至表示,看她用纯熟的口令调度30多个男同志开展测试工作,“有种‘航天花木兰’的即视感”。

2021年、2022年中国空间站开始在轨建造以来,周承钰先后在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中担任连接器分系统指挥员,在天舟任务中担任操作手,均顺利完成任务,获得更多的成长。

上一篇:中国国际经济... 下一篇:太空“接棒”!...
猜你喜欢
热门阅读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