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夺门之变时,一代重臣于谦为何视而不见?内幕让人唏嘘不已!

首页 > 历史

明代夺门之变时,一代重臣于谦为何视而不见?内幕让人唏嘘不已!

来源:龙腾影座 发布时间:2022-11-24 09:32

  【导读】“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苦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朝著名诗人于谦写的一首诗,诗名叫做《石灰吟》。说到于谦,或许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明英宗时宗的著名大臣,为当时的明朝安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首诗或许也是对他自己一生的写照吧!当时的明朝,由于明英宗宠信奸臣,让太监王振忽悠,御驾亲征瓦剌,结局造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在那次事件中被瓦剌人所俘,大明王朝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时刻,当时大明王朝的一代重臣于谦力挽狂澜,拥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史称明代宗。并在后来的京都保卫战中成功击退了瓦剌人,使大明朝转危为安。可在后来,明代夺门之变时,一代重臣于谦为何视而不见?内幕让人唏嘘不已!

  从个人恩怨上看,当初瓦剌人俘获明英宗,于谦重新拥立朱祁钰为皇帝,这会让明英宗朱祁镇打心眼内恨于谦,因为这会使瓦剌人觉得朱祁镇没有了利用价值,由此可能使瓦剌人将朱祁镇处死。然而,于谦在后面的行为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他竟然为了营救太上皇朱祁镇而亲自出使瓦剌,直到最后成功将朱祁镇救回。

  当时于谦营救朱祁镇的行为,又再一次得罪了明代宗朱祁钰。因为太上皇朱祁镇的回归,无疑会对朱祁钰的皇位产生极大的威胁!所以,明代宗后来将他的哥哥朱祁镇软禁,严禁外界大臣与他来往。殊不知后来的明代宗也发生了变故,他好不容易将哥哥的儿子朱见深从太子的位置上赶下来,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可是朱见济在一年之后却夭折了!更有甚者,朱祁钰后来的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所以,这时,朝中诸多大臣便开始蠢蠢欲动,因为朱祁钰没有了子嗣,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便有了争论。按当时的情况,皇位继承人大概率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情况,其实也是最合理的一种,那就是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因为当初朱祁镇被俘后,于谦拥立朱祁钰登基时就约好了,必须立朱见深为太子。

  虽然后来朱祁钰违背诺言,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但现在若是重新改过来,也算得上是顺意民心,合情合理了。第二种情况便是,让太上皇朱祁镇重新复位。因为在当时明宣宗只有两个儿子,那就是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俩,现在弟弟不行了,让哥哥复位当皇帝,理论上也说得过去,不过,相比于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来,朱祁镇资格还是稍显欠缺。

  这其中最大的弊端在于,朱祁镇曾经是敌国的俘虏,这无论是在本国还是在敌国,都会给人留下诸多口舌。第三种情况那就是,立血缘较近的藩王为皇帝。这在我国历史上照样也有先例,然而,这样做的话会激起朝廷现任掌权派们的反对,因为大家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藩王一旦登基,他肯定会重新任免朝廷诸多大臣。

  并且会将自己信任的以前藩属国的手下委以重任,这当然会让朝廷中当时的掌权派们强烈不满,而若是按第一种情况,立朱见深为继承人,那就意味着依照旧制,正常更替皇位。所以,朝中大臣的一切爵位和封赏基本保持不变。可这种做法却让当时一些利欲熏心的大臣按捺不住了,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有当时的大将军石享、文臣御史徐有贞和宦官曹吉祥。

  他们三人分别代表了当时大明王朝部分文官武将和宫廷内院这三个阶层的思想。于是,这三个人便狼狈为奸,于公元1457年,也就是景泰八年的正月十六日晚,他们发起了“夺门之变”。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早晨,当满朝文武前去早朝时,人们发现他们的皇帝已经换了一个人,那就是太上皇朱祁镇。这就是历史上的“南宫复辟”。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问:大明王朝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作为明朝当时的重臣于谦,怎么没见他的踪影呢?难道他会不知道吗?当然知道!在发生夺门之变之前,他的儿子就曾经亲自向他汇报了石亨他们的阴谋,但当时的于谦却告诉儿子:“自有天命,汝第去”。他这是视而不见!或者说,他选择了默认。

  于谦为何要这么做呢?从他个人的利益而言,朱祁镇复位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处!毕竟以前明英宗被俘时,于谦立朱祁钰为皇帝对朱祁镇来说,他肯定会记恨于谦,英宗复位,难道于谦就不怕朱祁镇报复他吗?而且后来的结局也确实如此,于谦被朱祁镇给杀害了!但是,于谦当时依然选择了不去阻拦英宗复位。

  这其中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第一、于谦是当时大明朝中少有的正义大臣,他的一生都是抱着“民为重,君为轻”的信念,所以,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以天下苍生的平安为目的。阻拦英宗复位必然会发生流血事件,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第二、如果阻拦成功,皇位仍然是英宗的儿子朱见深登基。而朱见深当时年幼,大权照样被大臣们掌握,谁又会念他的好呢?弄不好还会群起陷害他。如果阻拦不成功,则难免会有更多伤亡,到时自己仍难免一死。所以,他不如视而不见,倒免除了更多人因为皇宫内斗而流血牺牲。所以,他这是将生死置之度外,怜悯众生的慈悲心肠,正如他自己所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上一篇:被雍正誉为天... 下一篇:赵匡胤打算迁...
猜你喜欢
热门阅读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