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为何连“斩首数百”的小侯都捞不到?浅析“李广难封的无奈”

首页 > 历史

李广为何连“斩首数百”的小侯都捞不到?浅析“李广难封的无奈”

来源:郭静的互联网圈 发布时间:2022-09-27 09:10

  导读:“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两个汉代的故事因王勃诗而流传千古,饱受人们的争议。历来,对于“飞将军”李广征战一生,在以军功封爵的大汉,却始终没能得以封侯一事,人们争论不休。很多人说李广是“时运不济”,当然,这样的说法太过模糊。李广为何没能得以封侯呢?自然是有现实原因的。

  李广乃是秦国名将李信的后代,李信大家都很熟悉,昔年秦国进攻燕国,大将王翦尚需六十万大军方可,而李信说他只需二十万足以,结果李信大败燕太子丹,而李广就是妥妥的名门之后。公元前166年,汉文帝时期,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未及弱冠的李广从军为国抗击匈奴。由于李家世代传习射箭,李广更是一个箭无虚发的神箭手,在此战中射杀敌军甚多,由此因功被封为汉中郎。

  后来数次随汉文帝外出狩猎,保驾护航,格杀猛兽,就连汉文帝都惊叹于他的勇猛,称赞他说:“你如果生于高帝时代,就算封万户侯也轻而易举!”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继位,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时任骁骑都尉的李广跟随太尉周亚夫领军平叛,他率军杀入敌方阵列如入无人之境,斩首无数,勇冠三军,更是在昌邑城下夺取了叛军军旗,立下大功。

  后来,匈奴大举进犯大汉上郡,汉景帝派李广整训士兵,一次,李广率领百骑捉拿匈奴射雕射手,遭遇了匈奴数千骑兵,手下士兵十分恐慌,想要转身逃离。李广说:“当前他们数千骑兵,我们仅有百骑,如果转身逃走,那势必会成为他们的活靶子,谁都逃不走。”于是命士兵解下马鞍,下马悠闲自在的休整。匈奴骑兵看见李广亲临,竟仅带领百骑,不仅不跑还毫无惧色,惊疑此乃汉军诱敌之计,不敢轻举妄动。匈奴一个白马将军前去看望士兵,李广上马奔驰将其射杀,又回到军中,下马竟直接卧地休息。

  于是匈奴认定必有埋伏,就在天黑之前全部撤走了。李广未损一兵一卒从匈奴大军眼皮子底下全身而退,堪称西汉时期的“空城计”。“巧对匈奴”充分体现了李广乃是一位不仅有勇,而且有谋的将军。虽然李广足够忠勇,但是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而李广似乎真的总是差点运气。

  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继位,发起了对匈奴的反攻。这时的李广已经是辅佐了大汉三代帝王的一名老将。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四路大军反击匈奴,李广率领一万骑兵出雁门,但是却迎面撞上了匈奴的主力部队,最终汉军寡不敌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也受伤被俘。好在李广武艺高强足智多谋,他用诈死躲过匈奴的探查,在被押解回匈奴的途中突然暴起,抢了一匹好马逃回了大汉。因为此战的失利,李广一度被贬为庶民,后来因战事吃紧,汉武帝任命李广为右北平郡太守,期间将袭扰的匈奴军队打的抱头鼠窜,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公元前120年,漠北之战前夕,时任郎中令的李广率四千骑兵与博望侯张骞所率的一万骑兵兵分两路,出击匈奴,不料李广又开始点儿背了,他碰上了匈奴左贤王部的四万骑兵,被十倍于己的敌人重重包围。更要命的是博望侯张骞此时正处在迷路中,没有在规定日期跟李广汇合,李广只能单独面对这看上去十死无生的困境。但李广并没有坐以待毙,见手下军士们心中都惶恐不已,军心涣散,他派自己的儿子李敢带数十骑直穿匈奴包围圈,杀出后从两翼而回,李广趁机告诉士兵们:匈奴如此容易对付,不足惧哉!士兵们军心大定。

  在对战中,尽管面对着十倍于己的敌人,李广仍镇定自若,毫无惧色,手中弓箭例无虚发,出箭必有功,军中士兵都很佩服他的勇气,个个悍不畏死,与匈奴大战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张骞终于率军赶到,匈奴退兵。而李广部几近全军覆没,也无力追击,罢兵而还。此战,博望侯张骞贻误军机,本该处斩,后以财物赎罪,贬为庶民,而李广功过相抵,不奖不罚。

  公元前119年,大汉对匈奴发起漠北大决战,汉武帝任命李广为前将军,跟随卫青出征漠北。于匈奴交手了四十余年而尚未封侯的李广非常高兴,他终于可以跟匈奴正面交战,想要趁此机会,立功封侯。可人算不如天算,卫青在探查形式之后,命李广从侧翼夹攻匈奴,李广再三抗议,但卫青最终没有改变决定,心灰意冷之下,李广不辞而别,独自率军北上。由于军中没有向导,李广率军北上之后,在茫茫大漠里迷了路,直到卫青击败匈奴单于部主力,李广方才姗姗来迟。由于他没能及时会师,导致未能抓住匈奴单于。

  按照汉律,贻误战机,李广应往将军府受审,卫青也应当实事求是向汉武帝禀告,李广说:“是我自己迷路,不怪众将士。本来我为前将军,最后却要从东侧夹击匈奴,并因此迷路,此乃天意。如今我已六十多岁,就不受那些史官笔吏的侮辱了!”说完,拔剑自刎。一代名将,民族英雄李广,在悲凉中落下帷幕。

  李广从十几岁征战匈奴,与匈奴大小战斗共计七十余次,战功赫赫,但为什么始终不能封侯呢?其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李广并不是汉武帝的心腹重臣。李广乃是前朝大将李信之后,不是汉武帝一手提拔的心腹之臣,比起外戚卫青和霍去病,李广显然分量要小得多,所以难以封侯。而漠北之战中卫青将李广前将军变侧翼夹击,原因之一也是受到了汉武帝的暗中指使,说李广年老又运气不好,让其当前锋恐难以俘获匈奴单于,故此卫青敢于改变君令。

  二,政治错误,李广站错了队。吴楚七国之乱之后,虽然梁王刘武对拒不驰援的太尉周亚夫恨之入骨,但对骁勇善战勇猛无敌的李广非常欣赏,于是叛乱平定之后,梁王接见李广,授其大将军印,而李广接受了。私受亲王封赏乃皇家大忌,李广不可能不懂,唯一的解释就是李广站错了队,他认为窦太后宠爱小儿子刘武,汉景帝酒后又说过要传位给刘武,殊不知这只是汉景帝在敷衍窦太后而已,而李广就犯了巨大的政治错误。失去了封侯的机会。

  三,确实是运气不好。李广对大汉忠心耿耿,论忠勇少有人可比,可无奈总是少量兵力遇见敌方大军,数次败北的原因都是寡不敌众,并非个人问题。而最后一次更是因为迷路而使英雄落幕。如果是相同兵力两军对垒,敌方未必就能击败这位骁勇善战的名将,只要有了军功,封侯拜相也是不可阻挡。李广死后,他手下的将士,认识或不认识他的百姓,尽皆痛哭,更有甚者自发上街为李广送行,可见李广将军之迹深入民心。

  轻尘认为,李广忠于自己的祖国,战斗之时死战不降,带兵之时更是有一人没饭吃他便不吃,有一人没水喝他便不喝,赏赐给自己的金银他也都分给了手下的士兵,爱兵如子。如此战将,无愧于民族英雄之称,未能封侯拜相,只能说时也,运也,命也!

上一篇:朱元璋万万不... 下一篇:河北“草原怪...
猜你喜欢
热门阅读
同类推荐